2024-07-27 17:54:52 | 帮帮网
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许多的学生都要自主去选择学校和专业,同时,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和人生的发展。那么,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所涉及的城市、学校和专业这三个方面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对于城市的选择,许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地想去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认为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其繁荣,在这样的大城市读书,不仅可以接收到更高水平的教育,而且对于教学资源和未来的就业竞争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好处。这样的思想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一定要在考生的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一般大城市在录取的时候是非常看重分数和消费能力的,如果分数喝消费能力不符合,千万不要冲动去报大城市。
其次,在选学校的时候许多家长都是看学校是具体的几本,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城市去选。但是对于学校的选择,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学校的历史和教学实力。因为许多家长对中国高校的理解往往都是停留在学校的名字上面的,比如看到交通大学,就误以为是与公路相关的,而对于这个学校真正的王牌专业和师资力量以及招生计划和特点等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也有的考生和家长在选学校的时候,只看重是否是985或者211的头衔,而忽视了其他一些虽然综合实力排不上985、211,但学校的王牌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学校。
最后,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以后哪种就业好就选哪种,一定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尽量选择考生自己喜欢、擅长,并且在以后能够非常有利于找工作的专业。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是一味过度地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考生的意愿,那么,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将会是非常没有动力和痛苦的,考生在毕业的时候也会非常迷茫。
院校优先
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优先选择院校的,毕竟想上名牌大学的话自然对分数要求就比较高,所以高分段的考生更适合优先选择院校。一般会分为两类考生:
①一类是成绩优异、无弱科的尖子生。这类考生就属于少数群体了,本身分数优势就十分明显,不仅可以轻松报考名校,就算是名校中的名校也是可以冲一冲的。
②一类是成绩中上等,各科均衡的全面考生。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虽然成绩达不到清北、华东五校这些一流名校的要求,但是很多优质高校还是可以报考的。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然缺少地域优势,但是拥有985背书;或者是央财、北邮这类特色鲜明的211院校,在行业内名气很大,就业率超高。
专业优先
既然院校优先更适合高分段考生,那么“专业优先”则是广大中分段乃至低分段考生需要遵循的报考原则了。因为自身成绩确实和名校有一定差距,所以报考范围主要就是大多数的普通院校了,而普通院校之间其实实力和名气差距并不大,所以选对专业对于就业非常关键。一般来说适合专业优先的考生大致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拥有明显特长优势的考生。这类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对某一科目有着明显的兴趣,或者某科成绩特别优秀,并且也有意向继续深入学习,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可以把专业放在第一位进行考量,可以按照“专业—院校—地域—职业”的顺序来划定自己的报考范围。
比如考生很喜欢英语而且成绩也非常不错,那么他就可以考虑跟英语相关的专业,比如英语、翻译或者国际经贸这类对英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再由此选择出该专业实力较为突出的院校。
②一类是高考分数偏低的考生。这类考生在所有考生中属于偏低的水平,分数在本科线上下,只能冲一冲本科院校或者是选择高职专科,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好专业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个层次的院校各方面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而专业的选择可是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所以选择一个技能性强并且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非常有必要了。
地域优先
地域因素也是大家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要知道一个城市的高校质量、教育资源、经济发展、就业机会从方方面面都会影响着考生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有意向选择求学城市作为自己未来就业地的考生来说,地域确实非常重要,因为企业对于本地院校的认可度普遍较高,所以留在求学地就业的优势比较大。
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发达城市外,像成都、武汉、长沙、杭州、南京等极具潜力的新一线城市在近几年也逐渐成为大家青睐的求学城市和就业地。
当然即便是优先考虑地域,也需要结合院校和专业一起来看,毕竟打算留在当地就业的话,就要了解清楚当地有哪些好的企业和优势产业,由此来选择匹配度高的专业及院校,更有利于未来发展。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的相关内容。
无调剂省份如何填报介绍如下:
新高考不调剂的五个省是河北、辽宁、重庆、浙江、山东,其他省份还是可以勾选服从调剂的。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
1.“院校专业组”
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每个学校会将专业设置成不同的专业组,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有要求。如果一个学校所有专业都对选科没有要求,那么这个学校所有专业可以设置成一个专业组,如果学校某几个专业要求必须选某一科,那么这些专业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组。
2.“专业类+学校”
这种模式是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一个专业+一个学校为一个志愿。例如你想报考北京大学,那么你要先选择专业,数学+北京大学、化学+北京大学、中文+北京大学这是三个志愿。
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报志愿模式能报的志愿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考生要关注每个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保证了考生所报志愿专业是自己喜欢的。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考生、家长、老师要认真进行研究讨论,在大的发展方向、专业类型确定好以后,把厚厚的一本报名资料读薄。有些家长和考生会说,我真的不懂。但是,在分数出来之前、在正式填报之前的这段时间,不懂,也要带领孩子一起认真研究。志愿填报对孩子、对家庭,乃至对整体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路径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认真思考。
不建议简单地把志愿填报承包或者委托给别人,委托给专家去做,而是要深度、细致地参与和研究,希望广大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完成人生的一次重要决策。 帮帮网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填志愿,城市、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高考填志愿一、兴趣最重要大学设置有很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专业学科,那你就很容易投入其中。在你大学期间,你会学习得很有动力,而且在你感兴趣的领域你也会更加容易取得成果。比如你读书期间对物理特别有兴趣,也很喜欢去研究它,你就可以去选择这类的专业。这样就比你去选择当下热门的专业(金融、计算机等)要好一
作为一名文科生,在志愿填报当中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其实按照往届文科生的就业来看,现在的文科生在就业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文科生在志愿填报当中,更要重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需要谨慎选择专业,因为学生在志愿填报当中所选择的专业,决定着未来的发展领域和从事的岗位,如果选择错误的话,更有可能会遇见就业困难的问题。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讲,在选择专
高考志愿如何选择城市院校优先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优先选择院校的,毕竟想上名牌大学的话自然对分数要求就比较高,所以高分段的考生更适合优先选择院校。一般会分为两类考生:①一类是成绩优异、无弱科的尖子生。这类考生就属于少数群体了,本身分数优势就十分明显,不仅可以轻松报考名校,就算是名校中的名校也是可以冲一冲的。②一类是成绩中上等,各科均衡的全面考生。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大学和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通过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倾向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选择相应的专业和学校。2.研究大学和专业排名:了解各个大学和专业的排名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估它们的学
高考填报志愿加盟该如何帮你选择平行志愿?答:首先你得先了解一下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它的好处和坏处。这样你才能做好自己的选择。平行志愿其实就是:Q1: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呢?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院校志愿,它体现了志愿之间的并列结构关系。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可选择6个院校、6个专业,并且可以决定是否服从调剂。Q2: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区别在于哪里呢?
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如何选择大学?省内还是省外?如果我们高考分数不是特别高的话,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从往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看出来。比如只有500多分。如果报考省外的大学,这个分数可能优势不大。在很多情况下,省外的大学可能比省内的大学低一个档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对我省的大学比较了解,对省外的大学了解不多。这主要是信息差造成的。你误以为省外好大学可能根本不如省内好。如果省内高校更有选择性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规则如下: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两类。2、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3、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选学校,选专业和选城市哪个更重要这个要看分数的.不过我可以给出以下的建议.先选择好专业,把专业选择好了.建议选择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首先说大数据,现在所有的电商平台,所有的行业都在运动大数据,大数据得出的结果也相当恐怖.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区域链、智能AI,这是后面几年的绝对性趋势!先选择专业,再选择学校,专业很重要!先把专业
2024-06-29 22:43:09
2024-07-06 22:13:58
2024-06-29 08:10:57
2024-06-23 18:51:07
2024-06-29 20:32:10
2023-08-30 06:59:35